本報訊(記者周林 通訊員劉仲杰)近日,我市出臺《邢臺市推動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圍繞構建梯度培育體系、支持企業技術創新、數字化賦能行動、優化服務模式、加大上市培育力度、科技特派團(員)全覆蓋等6個方面制定17條重點培育措施,激發推動中小企業走“專精特新”發展之路,培育一批優質中小企業。
到2025年底,全市創新型中小企業累計達到3600家、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達到600家、“專精特新”示范企業達到150家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達到50家以上。
構建梯度培育格局。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次培育體系,建立邢臺市優質中小企業動態培育庫,形成“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、‘專精特新’企業遞增、示范企業引領、小巨人企業提升”梯度培育體系,加強分類指導、分級培育。
鼓勵創新發展。發揮產業創新平臺作用,加強對中小企業原始創新、研發成果中試熟化等方面支持。引導龍頭企業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向中小企業開放技術、人才、數據等創新資源,構建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,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。開展“知識產權信息進企業促創新”活動,為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。
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。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,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、系統解決方案、產品和服務,滿足企業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經營管理、市場營銷等數字化需求。加大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和數字化資源供給保障力度,加快推動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上云用云。
加強融資支持。建立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名單推送共享機制,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,打造專屬信貸產品,加大信貸支持力度。對擬上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開展分類指導、精準培育、投融資對接服務,提高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,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到主板、北交所、新三板和河北股交所掛牌上市。
加強人才智力支持。針對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個性化需求,選派科技特派員,進行“一對一”服務。加強對企業家的培養、激勵和保護,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。堅持“產教融合、產融融合、產需融合、產研融合”理念,結合中小企業需求,推動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。